「全齡住宅」、「通用設計」的目的在於創造各種年齡層、各種身體條件的使用者都能夠自在使用的建築及景觀設計,然而在少子化、高齡化,青壯族群忙於就業、就學,跨世代的支持系統日漸薄弱的現代社會裡,「跨代設計」的理念開始浮現。原先「跨代設計」是指設計師觀察不同世代的喜好、需求,設計出符合跨世代需求的產品或空間;近年則更加強調不同世代的「經驗共享」,透過「混齡合作」,使每個人在團隊中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並貢獻自身經驗協助社會。
Providence Mount St. Vincent混齡社福設施案例
位於西雅圖市區的Providence Mount St. Vincent即是以「混齡」為人所知的社福設施,原先這裡僅是一間氣氛沉悶的養老院,於25年前養老院旁開了一間幼兒園,幼兒園會定期讓兒童前往長者活動場所,陪長者聊天、玩耍;經過長時間觀察,這個舉動改變了原先沉悶的養老院氛圍,長者們開始變得會笑、健談,身體、氣色也跟著變好,而孩童們也學會了與長者互相尊重、更懂事。
德國Geku-Haus青銀共居公寓案例
「青銀共居」也是一種「跨代設計」的形式。位於德國Essen的Geku-Haus成立於2015年,是一個以讓長者與年輕人共同生活為出發點所打造的新社區。Geku-Haus一樓是咖啡廳與跳蚤市場、二至五樓是公寓,六樓提供年輕人辦公,七樓則是長者與青年互動的交誼廳。交誼廳內飲料與零食免費,若離開七樓就得收費,以此機制增加代間互動。飲料杯墊一面寫著「請離我遠一點」,另一面寫著「我對__話題很感興趣,歡迎找我聊天」,長者或年輕人只要看對方的杯墊,就知道是否可以上前攀談。
在這個共居公寓裡,長者會利用過往的人脈、工作經驗、人生經驗,寫推薦函協助年輕人謀職、給予工作或生活上的經驗;甚至年輕人忙於工作,退休的長者就協助幫忙採購,將買回來的食物、生活用品放進各房間門外的菜籃中,一方面讓年輕人可專心工作,另一方面也增加長者的成就感,讓他們有被需要的感覺。
在Geku-Haus的案例中很清楚地顯現,長者不一定只能是「被照顧者」,相反地,他們可以是「照顧者」,而且透過付出,讓長者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對延緩老化有非常大的幫助;對年輕人來說,除了實際生活上的協助外,更多了許多可以提供寶貴人生經驗的長輩,有助於穩定年輕人的工作、生活與情緒,產生正面的社會效益。
「跨代設計」的理念,不僅僅是讓不同世代的人能夠聚居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互相陪伴、支持、交流、分享的積極意義。同時「跨代」也可以更加延伸為跨族群、跨社經地位、跨障別…等等的「跨域」概念,讓不同經歷、不同處境的人們能夠共享彼此的生命經驗,形成互助共生的網絡。
- 重修共好,桃園好水|桃園水藍圖培力學堂 - 2022-03-18
- 以國土計畫之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維護水資源敏感地區之開發管理機制研擬-以宜蘭縣員山鄉為例 - 2022-01-10
- 混齡的「跨代設計」 -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