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名稱舊潭美國小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發展先期規劃委託案
-
計畫地區臺北市內湖區
-
計畫面積15,103㎡
-
計畫類型舊校園再利用規劃、社會福利設施基地
-
案期2018~2019
-
業主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規劃理念:創造「建築之間」的公共生活空間
Jan Gehl在《建築空間-公共空間生活》(Life Between Buildings)中提到:「當街道及都市空間品質低劣時,人們寧可待在家中也不願意在戶外多做停留,戶外僅有零星的活動會產生;相反地,在良好的環境下,情況便截然不同了,各式各樣的活動都是可能會發生的」。
在高度發展的都市中,建築物的密集度越來越高,空間與土地被商品化,即使透過容積獎勵機制獎勵開放空間的留設,實務上真正開放給公眾使用者卻屈指可數。在地價高漲、公共設施用地取得不易的情況下,公園綠地的開闢也難以滿足都市生活的需求。長此以往,都市空間漸漸變得冰冷,生活其中的人們也漸漸變得封閉、憂鬱,進而衍生諸多都市問題。
本計畫基地原為校園,區域周邊雖有許多公園綠地,但受到交通動線的影響,實際的可及性極低,這個1.5公頃的校園,成為周邊密集工業區裡可及性最高的唯一開放空間。周邊的新明路工業區已屬老舊,目前正在進行都市計畫變更的研擬,預期將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更新。無論未來依哪種方式更新,可以預期周邊的建築物量體將會提高至10層樓以上,使用人口的密度也將更為提升,整個空間的承載量將大幅上升。除了未來在更新時由都市設計端進行管控,避免整體的失衡外,留設公共開放空間,形成密集工業區裡人們可以互動交流、舒緩身心、消解壓力、建構公共生活的空間是必要的作為。
基於此,本計畫最根本的規劃理念即在於創造「建築之間」的公共生活空間,打造一處在擁擠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可以讓人們停留,與自然互動、與鄰人交流的療癒空間。
「多功能複合社福基地」整合運用導向發展構想
本案基地位於臺北市內湖區舊潭美國小,基於市政府推動EOD計畫-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為利市府相關單位及後續土地彈性使用,經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由原國小用地變更為機關用地,將以社會局主政之社福相關業務為主體,以EOD之5E原則,朝多目標使用之方向規劃,容納市府各局處符合本基地周邊特性與規劃原則之空間需求,使能夠發揮市有土地整合運用之效益,提供市民更好的環境與服務。因此,本計畫將基地整體定位為「多功能複合社福基地」。
「基地」之名稱,代表此處不僅是社福「設施」,也不僅是一個「園區」,而是一個具有發展可能性的「基地」。它將突破過往臺北市社福設施多為單一項目的營運模式,結合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創造一個跨族群、跨世代、具有前瞻性質的「社福基地」。在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可以是未來臺北市,乃至全國各地,在推動社福設施、長照政策時的參考。
於基地內引入開創性的、具實驗性質的產業與社福空間
經過市府內部會議協調、居民意見蒐集後,在區域發展定位的大架構下,本基地亦規劃提供居住空間、商務空間、日常消費空間、運動休閒空間等支援服務,同時由社福基地的特性出發,提供托老、托幼、喘息服務等照顧支援服務,讓周邊區域的就業人口得以安心就業。
同時基於「轉向知識經濟、新創或高附價價值的服務型產業」之產業轉型原則,本計畫亦建議在此「多功能社福基地」內,以同樣的理念引入開創性的、具實驗性質的產業與社福空間,透過「空間機能垂直整合」方式,引入銀髮產業社企總部、共同工作空間、照顧商店、50+ Campus…等使用類型,使本基地不僅是臺北市社會福利發展的基地,也具備支援周邊產業園區發展的功能,同時本身亦是具有開創性、實驗性的社福相關產業發展基地,更可與周邊科技產業鏈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並帶動周邊傳統工業區的產業轉型。
作為EOD的第一個示範計畫,本計畫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下,從基地特性、社會發展趨勢、都市環境等面向,提出了三期的分期分區規劃方案構想(A方案),與二期方案(B方案),未來各階段進入實質開發階段時,勢必會有許多的調整。惟希望在未來開發方案的調整上,能夠依循本計畫建議之基地開發基本原則,並參考本計畫提出之都市設計原則建議,以創造一個能夠照顧在地社區需求、提供優質都市環境,帶動整體都市進化的「多功能社福基地」。
- 重修共好,桃園好水|桃園水藍圖培力學堂 - 2022-03-18
- 以國土計畫之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維護水資源敏感地區之開發管理機制研擬-以宜蘭縣員山鄉為例 - 2022-01-10
- 混齡的「跨代設計」 -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