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EDS
  • Index
  • Our Firm
    • About EDS
    • Staff
  • Project
    • Planning
    • Urban design
    • Development project
    • Landscape achitecture
  • Perspectives
  • Event
EDS

馬祖

Posted on 2021-11-112022-01-10
  • 計畫名稱
    連江縣中長程縣政發展計畫
  • 計畫地區
    連江縣四鄉五島
  • 計畫面積
    無
  • 計畫類型
    中長程政策研擬、永續發展、離島綜合發展計畫
  • 案期
    2017-2019
  • 業主
    連江縣政府

民眾參與,凝聚島嶼核心價值:島嶼創生.國際接軌

本團隊透過三梯次十五場四鄉五島說明會,及二場馬祖永續發展研討會,凝聚了十大共識,包含連接、聯結、鏈接國際;創造經濟之外的社會價值;文化治理會說故事的島嶼;符合島嶼尺度的地景景觀;智慧整合的生活方式;考量環境承載量的島嶼規劃;建構永續及負責任的旅行模式;朝向軟性及質性的建設發展;普及合作與人本關懷教育及分享創意多元對話。

並從這十大共識中收斂並擬訂馬祖永續發展「島嶼創生」的「5+1」核心價值,並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我國永續發展目標之精神。「1」代表的是人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所有人類活動發生的基盤,在馬祖應以「永續海洋韌性島嶼」為其核心價值;另外分別從人才、經濟、保育、文化與環境等角度切入,建構出馬祖「島嶼創生」的核心價值,以打造人人可以安居樂業的「健康島嶼.永續馬祖」,因此所有的開發建設都應以不破壞這5+1的核心價值為原則來進行。

 

願景:健康島嶼 永續馬祖

根據統計馬祖男性平均餘命高達八十六歲,女性更高達八十七歲,高於全國平均八十歲,是全台灣最長壽的縣市。然如何讓馬祖鄉親的身心靈更加健康,讓在馬祖生活的人能更加幸福,還需仰賴「健康的土地與環境」、「健康的食物及水質」、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旅遊模式」,環境的健康與人的健康是環環相扣的,也唯有「健康」方能永續、方能生生不息。因此讓馬祖成為「健康的島嶼」,將會是未來馬祖十二年的重要發展願景。而在這個願景下本團隊提出兩個使命,作為實踐馬祖健康島嶼永續發展願景的基石。

  • 使命一:永續生活就是馬祖的日常生活
  • 使命二:以負責任且尊重的態度使用自然資源,替馬祖下一代留下珍貴資產
  • 使命三 :以「不損及下一代的福祉為原則,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推動馬祖永續發展

 

 

以永續發展為前提的發展目標

過去討論永續發展,經常會提到生產(經濟面)、生活(社會面)、生態(環境面)的「三生」平衡發展,然仔細思考環境、社會與經濟三者的關係,並非相對等的關係。因此,本團隊將過去常見「三生平衡」的三角形發展模型,修改為同心圓模型,最外層是人們賴以維生且無所不在的自然「環境」;第二層是由人所構成,建立在自然環境中,取用自然資源、與自然共生的人文「社會」;最中心的部分則是受惠於自然、由人所創造的「經濟」體系。由此觀之,所有的經濟體系都是建構在社會及環境底之內,因此所有的經濟作為都必須回應到環境資源的承載量、容受力與回復力,並確保有益於整體社會文化價值的前提下來進行。本計畫即依此概念,分別從環境、社會及經濟三大面向提出馬祖未來12年的發展目標。

 

目標一(環境面):強化島嶼調適能力與防災韌性

回應上述核心價值第一項「永續海洋韌性島嶼」,在未來各項施政方針上,硬體方面從基礎建設的 佈 建、公共工程工法及材質的選用、防救災避難設施的規劃等,都應從韌性設計的角度考量其規劃與建置;軟體部份,則應從海洋保育、海岸防護、海洋資源利用、防救災訓練、重大災害應變機制建立 等方面著手,並強化事前相關研究與規劃計畫。

目標二(社會面):從馬祖在地文化出發,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網絡

馬祖文化主要承襲於閩東的福州文化,與台灣本島在文化特色上有很大的不同,長時間的軍管更為馬祖文化加上了一層戰地文化的色彩,產生了與福州當地有別的馬祖特色文化。馬祖的永續發展,在社會面上,應從馬祖在地文化出發,強化馬祖人的在地認同,並更進一步地以馬祖的文化特質為基底,尋求國際關係的鏈結,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網絡,讓馬祖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提高國際能見度,促成國際合作,為馬祖帶來更寬廣的國際視野,並與國際夥伴共同協力朝向永續發展之路邁進。

目標三(經濟面):從地方創生出發,發展適合馬祖的在地經濟模式

「地方創生」是面對地方人口減少,導致經濟衰退所提出的政策,旨在改變人口流向,讓大量移入都市地區的人口轉而流入城鄉,透過勞動力的增加帶動地方經濟成長與整體發展。除了增加地方人口外,在經濟體系的建構上,也強調由地方出發的,擁有在地特色,強化資源循環與共享的在地經濟模式。在地經濟(local economy)是把經濟行為拉回社群生活生中,包含互惠分享、地域性資源再分配等各種型態的運作,在既有的環境承載量、容受力與回復力中,與自然共生,創造可循環的生計模式,連結地方形形色色的產業,才能為地方帶來真正永續的發展與幸福。

在經濟面上,應從「人才育成」、「實踐基地」、「實踐機制」三大面向建立馬祖的地方創生計畫架構,同時建構適合馬祖的永續循環及共享合作的在地經濟模式,降低對外部資源的依賴與消耗,落實馬祖經濟的永續發展,達成「健康的經濟」目標。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

近期文章

  • 重修共好,桃園好水|桃園水藍圖培力學堂
  • 以國土計畫之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維護水資源敏感地區之開發管理機制研擬-以宜蘭縣員山鄉為例
  • 混齡的「跨代設計」
  • 積極應對「高齡社會」的新思維
  • 舊潭美國小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發展先期規劃委託案

近期留言

    彙整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6 月
    • 2019 年 1 月

    分類

    • Development project
    • Event
    • Landscape achitecture
    • Perspectives
    • Planning
    • Urban design
    • 未分類

    其他操作

    • 登入
    •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 WordPress.org 台灣繁體中文
    EDS International, Inc.
    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TEL : +886 2 27033389
    FAX : +886 2 27613889
    eds@edsdesigngroup.com
    110068 台灣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168號7樓
    7F., No. 168, Yongji Rd., Xinyi Dist., Taipei City 110068 , Taiwan (R.O.C.)
    ©2023